翠华山
翠华山景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处重要的山崩地质景观。山崩是一种极其可怕但非常壮观的自然现象,主要由暴雨、洪水、地震引起。据考证,翠华山山崩可能形成于公元前780年,即周幽王二年的一次地震。据《国语》记载“幽王...查看更多
画面描述
全参复制
翠华山景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处重要的山崩地质景观。山崩是一种极其可怕但非常壮观的自然现象,主要由暴雨、洪水、地震引起。据考证,翠华山山崩可能形成于公元前780年,即周幽王二年的一次地震。据《国语》记载“幽王二年,西周三川皆震...是岁也,三川竭,岐山崩”。这次强烈地震波及范围很广,学者们推断翠华山第一期山崩及早期的天池可能形成于这次地震。山崩遗迹总面积5.2平方公里,总体量达3亿立方米,崩塌体规模居国内第一、世界第三。山崩遗迹主要由堰塞湖、崩塌石海和残峰断崖组成,其地貌类型之全,结构之典型,保存之完整,规模之巨大,有“中国山崩奇观”、“地质地貌博物馆”之称。翠华山山体垮塌后残留的山峰包括翠华峰、玉案峰、甘湫峰等,其中以翠华峰最为俊美。翠华峰海拔1414米,有华山之险、泰山之奇。山崩留下了大量孤峰、独石,有些像夫妻对拜,有些像宝剑刺破青天。其中有一个小峰孤立于残峰之上,昂然矗立,此即为“太乙真人”。由此处登上翠华峰峰顶,往东可俯瞰山崩全景图与天池风光,往南可仰望终南之巅,往北可俯瞰关中平原,往西则可以远眺海拔1700多米的南五台。“南望终南翠屏环列,芙蓉万仞直插青冥”正是这种景观的真实写照。翠华峰山脚下为山崩形成的石海,石头形状各异,千奇百怪,形成了拱门、风洞等景观。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“人”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。洞内呈狭长的三角形,长30余米,高15米。因常年不见阳光,夏季与洞外温差可达到20℃以上,清凉无比。翠华山山崩之时,破碎的山体、乱石滑向河谷,宛如天然大坝,堵截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,后经泥石流、河流冲积物充填空隙贮水,在海拔1100多米处形成了一个高山湖泊,这就是翠华山天池。天池面积0.14平方公里,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,有“秦岭明珠”之称。平均水深7米,水中有鱼、龟、河蚌生存,夏日碧波荡漾,冬季冰雪覆盖。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,烟波浩渺,云蒸霞蔚,构成一幅人间仙境。翠华山天池是景区的核心区,由此往西可以登翠华峰、往东可以登玉案峰,往南可以去滑雪场,并可以沿着秦楚古道遗址登顶终南山主峰。
创作信息
模型主题通用模型 (通用默认)
标签选择超现实照片,超广角,Unity3D,8k分辨率,像素完美,超精细细节,单反,微距镜头,长焦镜头,工作室质量
采样模式DPM++ 2M Karras
画面尺寸9:16
随机种子639313908
提示词相关性0
Clip skip1
ENSD0
角色同人无
融合模型无
参考图无
2023-04-06 05:45
踩
举报0
0